English

秋之说

●名家随笔
1998-10-16 来源:生活时报 ●周汝昌 我有话说

秋带来了清醒、振作——从百多日的炎蒸溽暑中“透”过“气”来,身心俱畅,文思艺笔,也在此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。

秋字最早是左边一个“禾”,禾下一个“火”,右边一个“龟”——这是我们祖上先民造字的智慧之光,从中可知秋来了,禾谷要收成了,因而“以火钻龟”,以卜丰年吉兆之意也。打卦钻龟,都是古人占卜的形式。

汉代始通西域,知道那儿有一个“龟兹”国;这个名字怎么念?不念“归滋”,而读如“秋慈”。由此可悟,“龟”在古时本有“秋”的音符,也是个龟字,其理一也。

农家的秋,美极了,一片丰盈气象,吃的烧的,穿的用的,都有了着落。世之文士多赏春,而农家并不如同,他们是“好过的年(年关),难过的春。”盖因“春种秋收”,漫长的春季,实际并无收入,“过年”时债要还,“年货”诸般要办,钱已没了,是以春日难捱,日子艰难。这要盼到“麦秋”,才是一大解救。

——好了,我们这才明白:原来5月初旬,麦熟打场,明是夏天,可也叫“秋”!

与“麦秋”显示区别,另有“大秋”——那才是真正名实相副的秋收。

春以花为其美容盛景,殊不知秋花更繁更美。

诗人写秋,曰清秋,曰高秋,曰素秋,曰爽秋,曰秋明,曰秋净……秋之精神已然满纸而且盈睫入心了。

秋带来了清醒、振作——从百多日的炎蒸溽暑中“透”过“气”来,身心俱畅,文思艺笔,也在此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。

秋有月,有菊,有金风,有玉露,有晴空,有灏气——连片片白云也与春夏不同,变得空灵飘逸起来。

女儿妇道,入秋更忙,她们很紧张,全家男女老少的秋衣冬服,从头到脚,全靠她们夜作,在一盏如豆之油灯下,一针一线地细缝密补——那时没有“缝纫机”和“服装店”。

女儿与秋的关系也很特别,“七夕”刚一进7月孟秋,便是“乞巧”之夕,名为“女儿节”——这个美好的节日,并不设在春季,何也?

女儿节,民间的一方邻舍街坊,沾亲带故,凡有姑娘少女,此日欢喜约会,聚于一处,号称“百家女”。其名目与情景,令人神往而思萦,真是中华文化的诗情画境,人慧天机。

可惜堪叹的是,今之女儿,相当多数,慕洋太甚,衣食住行,一概“西化”,以为时髦,以为最“美”,而自己民族文化之真美,茫乎莫晓了。美好的“女儿节”呢?“没听说过!”

诗人也曾叹息:“佳节弃如土”。如今的中华人,爱过洋节,年历、月历、日历上,翻遍了找,洋节绝不忘标,中华的节,绝不入“历”。

秋给女儿也带来了好名字。

秋香,人人知道吧?秋爽斋,秋菱,秋纹,是明的;素月,碧云,英菊、金桂,是暗的,都是秋的变用法。

《红楼梦》里的中秋之夜,湘云与黛玉的联句,不但是书中极大关目,也是古今中外的绝大文章,实属罕见!然而,真能从中领会其美的人,似乎也并未多见。

古今诗词,写中秋皓月的,无计其数,可是拿来与“晴光摇院宇,素彩接乾坤”这一联来比一比,就都显得“黯然失色”了。

中秋皓月而曰“素彩”,从无人道之奇语也。此素彩者,彻天彻地,遍满乾坤,何等高境广境奇境!一个“摇”字,一个“接”字,俱是诗家灵心慧性的字法,得未曾有者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